地区:
当前位置: 首页 > 地方频道 > 南充
四川南充吉安镇发展现代蚕桑产业 户户奔小康
发表时间:2019-09-10 09:30:44 来源:视觉新闻

本报讯(记者卜兵) 7月19日,记者在嘉陵区吉安镇张家坝村看到,该村贫困户蒋显英一吃过中午饭,冒着烈日来到桑园在镇干部的指导下,进行除草施药和管护,驻村干部赖祯辉对记者说,伏蚕之后,当下重要的是管护好桑树,为秋蚕养殖作好准备。


蒋显英一边忙着打药一边擦着脸上的汗水,她说,作为蚕农虽然养蚕十分辛苦,但见效快,俗话说,篷头赤足一季蚕,快快活活过一年。他家种了4亩桑树,一季可养3张蚕,一年可养殖四季,养蚕12张,收入达到20000多元。最让村民省心的是发展蚕桑在技术方面不用愁,也不用担当风险,除了每年都有镇政府的技术人员上门指导或服务。新成立的蚕桑专业合作社更是在施肥管理上担起了重担,并承诺对农户实行最低保护价收购,此举让百姓心里更有底。



据悉,该村有386户农户,该村目前70%的农户专业从事蚕桑产业,全村村民仅养蚕一项年收入达300万元左右。现代蚕桑产业带动了全村村民致富,该村共有贫困户63户,175人,目前已脱贫61户,171人,余下2户4人将在今年底脱贫。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吉安镇是我市“量身打造”现代蚕桑产业发展基地,地处嘉陵区南大门,在实施脱贫攻坚行动中,该镇把蚕桑产业作为主打产业,引领群众大规模栽桑养蚕。该镇党委书记贾旭东告诉记者,目前全镇发展桑树3500多亩,其中小桑园2000多亩,年养蚕量3200张左右。全镇50%的农户在产业链上受益。

据了解,由于产业的带动,全镇3个贫困村目前已出列2个村,白鹤林村将在今年底摘帽,全镇精准识别贫困户690户,2288人,已脱贫599户,2060人,余下的91户贫困户282人,将在2019年底全部脱贫。


最新资讯
  • “以前耕地靠天吃饭,收成没个准。现在好了,次田变良田,高标准农田建设真是给咱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武胜县万善镇白玉村村民李大爷站在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难掩内心的喜悦。
  • 为进一步推动河湖长制和河湖管理保护工作走深走实,增强干部职工对河湖长制和河湖管护工作的责任意识、法治意识和参与意识,营造干部职工带头关注河湖、保护河湖的良好氛围。4月7日,白庙镇召开河湖长制“七进”宣传会。
  •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做好清明节文明祭祀及森林防火宣传,提高辖区居民安全防灭火意识。近日,烈面镇安办联合青年志愿者们在烈面镇淳风广场开展了“3.30”森林防火警示日暨清明节森林防灭火主题宣传活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