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
当前位置: 首页 > 地方频道 > 凉山
盐源县做强“组织”文章,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发表时间:2020-11-13 09:11:00 来源:

党建引领,使基层组织“强”起来。以乡村区划建制调整改革为契机,选优配强23个乡镇(街道)领导班子、 167 个村(社区)党组织带头人。扎实开展14个农村软弱涣散党组织集中整顿提升,稳步推进86.6%的村实现“三个一肩挑”,积极打造3条基层党建精品线路4个示范镇13个标杆村,形成“串珠成链”示范效应。

党员带头,引领群众“动”起来。实行党员志愿服务承诺制度,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特长进行志愿分工,成立社会治理、经济发展、技术指导、环境保护等不同领域的668个“党员行动队”。建立乡贤治理咨询委员会254个,吸纳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田秀才”等各界贤达人士2500余人,完善“一核多元”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激发群众活力。

寻贤纳士,让乡土人才“壮”起来。持续巩固脱贫攻坚“全域结对”成果,把480对“师徒对子”建在产业链上,培养“双带”能人945人,党员致富新星126人。动态管理农民工信息“五本台账”,编制《盐源县返乡人员创业项目目录》,吸纳12名返乡农民工担任村集体经济带头人,返乡优秀人才创办经济合作社12个、经营家庭农场7个、兴办小微企业28个,造就了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队伍。

产业融合,推动乡村经济“活”起来。立足盐源产业优势,因地制宜盘活生产、生活、生态、旅游资源,注入900万元启动资金实施108个“空壳村”清零计划,用好用活1200万元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专项资金,探索“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农文旅一体化”旅游开发协同发展模式,成立各类专业合作社1500余个,建成核桃、苹果、花椒等各类加工厂13个,做足产业“加法”,增强农民增收后劲。

(撰稿:中共盐源县委组织部  胡发兵  15983402150)


最新资讯
  • “以前耕地靠天吃饭,收成没个准。现在好了,次田变良田,高标准农田建设真是给咱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武胜县万善镇白玉村村民李大爷站在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难掩内心的喜悦。
  • 为进一步推动河湖长制和河湖管理保护工作走深走实,增强干部职工对河湖长制和河湖管护工作的责任意识、法治意识和参与意识,营造干部职工带头关注河湖、保护河湖的良好氛围。4月7日,白庙镇召开河湖长制“七进”宣传会。
  •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做好清明节文明祭祀及森林防火宣传,提高辖区居民安全防灭火意识。近日,烈面镇安办联合青年志愿者们在烈面镇淳风广场开展了“3.30”森林防火警示日暨清明节森林防灭火主题宣传活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