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安镇:党建引领,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发表时间:2025-04-18 20:58:37
来源:礼安镇
四月,春日正盛,武胜县礼安镇在党建引领下,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乡村发展活力涌动,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
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夯实乡村振兴根基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石。礼安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构建“支部牵头、党员带头、业主示范、群众参与”的产业发展模式。在全镇六个村,党组织积极整合资源,将支部组织优势、党员政治优势、市场主体优势与农户资源优势紧密结合。
坚持粮油主导产业,礼安镇整治高标准农田4000余亩,恢复耕地1200余亩,为粮食丰收筑牢根基。同时,巩固提升特色产业,5000余亩“礼安萝卜”、4000余亩晚熟柑橘、2000余亩黄精、500余亩葵树等重点产业基础配套不断完善。党员干部带头示范,积极引进先进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帮助农户解决技术难题,提高产业效益。例如,在晚熟柑橘种植过程中,党员技术骨干定期组织农户开展技术培训,从修剪、施肥到病虫害防治,进行全方位指导,有效提升了柑橘的品质和产量。
除了传统优势产业,礼安镇还积极推进无花果、梅花鹿、野鸡和肉鸽等小特产业拓展,丰富产业业态。各党支部主动作为,帮助小特产业业主协调土地流转、资金贷款等问题,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如今,这些小特产业逐渐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带动了周边群众就业创业。
创新人才引育机制,注入乡村振兴活力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礼安镇积极贯彻落实“走出去,引进来,沉下去”方针,千方百计吸引人才返乡创业。通过建立乡村振兴人才信息库,动态储备村级后备力量22人,吸引乡贤回镇创业10人。镇党委主动与镇籍在外人才沟通联系,宣传家乡发展机遇和优惠政策,邀请他们回乡投资兴业。如两名在家乡贤投资300余万元将小鸟的天堂露营基地打造成为新的网红打卡点,不仅为当地带来了人气,还带动了周边餐饮、住宿等行业的发展。
在人才培育方面,礼安镇注重挖掘本土人才潜力,鼓励农村致富能手、大学生、退役军人等各领域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带头引领作用。利用“6+1”村级综合文化站,开展各类技能培训和创业指导,为人才成长提供平台。同时,积极组织人才到先进地区学习考察,拓宽视野,提升能力。通过一系列人才引育举措,一支懂农业、爱农村、善治理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正在礼安镇逐渐形成,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加强党建文化建设,丰富乡村文化内涵
文化是乡村的灵魂。礼安镇充分利用“6+1”村级综合文化站的书报阅览室、培训室、信息资源共享室和多功能活动室,开展丰富多彩的党组织活动。组织在家党员召开坝坝会,向村民宣讲优秀传统文化、文明婚俗等内容,累计开展宣讲活动30余次。在宣讲过程中,党员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让村民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化熏陶,提升文明素养。
在全县首届大地油彩乡村文化旅游节(礼安分会场)、全县乡村文化振兴魅力乡镇竞演大赛和全县第27届龙舟赛等活动中,礼安镇组建党员先锋服务队3支。党员们积极参与活动筹备、现场服务等工作,在他们的带动下,各项活动取得了优异成绩。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还展示了礼安镇的乡村文化魅力,增强了村民的文化自信和归属感。
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打造宜居宜业乡村
良好的基层治理是乡村振兴的保障。礼安镇党委切实发挥引领作用,打造乡村振兴“组织保障动力引擎”。组织开展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亮诺践诺”行动,督促履行好抓党建促基层治理的第一责任人责任,充分发挥“头雁”示范作用。创新在观音坝村开展“支部+企业+业主”共建活动,探索培育企业“两新党组织”,进一步带动粮经复合产业园业主积极向村党委靠拢,参与讨论村级事务、主动支持村级公益事业和集体经济发展,观音坝村也因此荣获多项荣誉称号。
在环境治理方面,礼安镇推进“美化 、净化、亮化”工程,开展烈礼沿线整治提升行动。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场镇清扫保洁,劝导和整治占路经营等违法行为30余起 ,连续三年创建国家卫生乡镇,2023年成功通过第三年初评初验。党员志愿者们以身作则,带动广大村民积极参与环境整治,共同营造整洁、优美的乡村环境。
在基层治理体系建设上,礼安镇构建“1+7+55”的网格工作体系,充分发挥网格员前端触角作用。通过走访及时收集群众诉求建立“议事库”,定期组织召开院坝会听取群众工作建议、推进问题解决,提升群众基层治理的参与感、认同感、荣誉感,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四月的礼安镇,在党建引领下,乡村振兴的步伐愈发坚定。未来,礼安镇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不断探索创新,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努力让礼安镇成为产业强、农民富、乡村美的幸福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