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
当前位置: 首页 > 地方频道 > 广安
为基层减负要善想“路子”,下足“绣花功”
发表时间:2025-03-29 20:09:25 来源:岳池县西板镇
       基层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形式主义的重灾区。中央持续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列入重要工作议程,充分彰显了破除积弊、激活基层治理末梢的坚定决心。当前基层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实质上是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深层矛盾体现。根治这一顽疾,需从体制机制入手,寻求“新路子”,也要下足“绣花功”。
       善用系统思维,绘好减负“路线图”。基层减负不是简单的删减文件、压缩会议,而是需要统筹协调的治理革命。要发挥党组织“总调度”作用,打破部门壁垒,建立跨层级、跨领域的协调机制,避免“各吹各的号”造成基层疲于应付。通过整合工作群组、归并督查事项、搭建信息平台等举措,把散落的“千条线”拧成治理“一股绳”。特别是要运用数字化手段,将分散在各条线的数据资源集成到统一端口,让“数据多跑路、干部少跑腿”,从源头上减少重复劳动。
       坚持精准施策,找准减负“关键点”。基层负担既有共性问题,也有个性差异,必须因地制宜开方抓药。要建立动态监测机制,通过大数据分析识别不同地区、不同岗位的负担痛点,区分“必要留痕”与“过度留痕”、“有效督导”与“层层加码”的界限。针对会议文件过多的问题,可探索“无会日”“合并开”等制度;针对督查考核过频的顽疾,应推行“组团式督查”“联合考核”等模式。只有像绣花般找准“下针点”,才能避免减负措施“一刀切”,实现精准“拆弹”。
       强化制度保障,筑牢减负“防火墙”。根治形式主义不能靠运动式整治,必须构建长效机制。要建立权责清单制度,明确基层职责边界,对随意摊派任务、转嫁责任的行为设置“硬杠杠”;完善考核评价体系,降低台账资料权重,增加群众满意度指标,让干部从“唯上”转向“唯实”;健全容错纠错机制,为敢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破除“怕问责不敢减”的思想顾虑。只有把减负成果用制度固定下来,才能防止问题反弹回潮。
       基层减负既是攻坚战,更是持久战。当党建引领的“绣花针”穿起系统治理的“千条线”,当精准施策的“巧手"绣出制度保障的“新图样”,基层治理的锦绣画卷必将更加生动。站在新的起点,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一针接着一针绣,一锤接着一锤敲,真正让减负成果转化为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强劲动力,让党的执政根基在松绑减负中越筑越牢。
(西板镇 蒋  楠)
最新资讯
  • “以前耕地靠天吃饭,收成没个准。现在好了,次田变良田,高标准农田建设真是给咱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武胜县万善镇白玉村村民李大爷站在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难掩内心的喜悦。
  • 为进一步推动河湖长制和河湖管理保护工作走深走实,增强干部职工对河湖长制和河湖管护工作的责任意识、法治意识和参与意识,营造干部职工带头关注河湖、保护河湖的良好氛围。4月7日,白庙镇召开河湖长制“七进”宣传会。
  •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做好清明节文明祭祀及森林防火宣传,提高辖区居民安全防灭火意识。近日,烈面镇安办联合青年志愿者们在烈面镇淳风广场开展了“3.30”森林防火警示日暨清明节森林防灭火主题宣传活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