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若干规定》,深化为基层减负
发表时间:2024-08-22 00:09:03
来源:岳池县西板镇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简称《若干规定》),为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提供重要制度遵循,对当前存在的形式主义老问题新情况,在强化现行制度规定的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实招硬招,推动为基层减负不断向治本深化,确保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将其作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关心关爱基层的重要举措,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持续推动为基层减负工作,然而从根子上减轻基层负担也非一日之功,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坚持系统观念抓源头。形式主义表现在工作上,产生的根子在思想观念上,形式主义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持续为基层减负,应当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强化责任意识。一要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学习《若干规定》,深刻认识形式主义的危害,不断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自觉抵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歪风。二要厘清权责边界,明确“干什么”“怎么干”“谁来干”,把不该由基层承担的职责“收回去”,把该赋予基层的权限“放到位”,着力构建责任边界清晰、任务分工合理、运行有序高效的基层工作体系,让基层干部踏实专注地尽好应尽之责。三要建立清晰明确的制度规范,聚焦“小切口”设定“硬约束”,注重细化实化措施要求,坚持定性定量相结合,推动整治工作在制度轨道上规范化运行,统筹为基层减负和赋能作出制度性安排,充分激发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推进各项改革任务落实落地提供重要保证。
坚持工作思路抓创新。《若干规定》健全了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长效机制,鲜明树立了用改革创新的办法为基层减负赋能、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工作导向,随着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为基层减负要不断强化改革创新,把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固化下来上升为制度规范的同时,还需要着眼于破解难点堵点问题深化改革,提出新的硬举措。《若干规定》共7个部分,21条具体规定,准确掌握基层减负的难点、痛点,作出了一系列制度性安排,让基层减负的信心更加坚定、思路更加清晰、方向更加明确,让广大基层干部卸下包袱、扛实责任、轻装前行。
坚持问题导向抓落实。基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不能被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束缚手脚,为基层减负必须要时刻保持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一要健全发现问题机制,对照《若干规定》认真检视存在的突出问题,严格按照规定要求进行整改,对苗头倾向问题早提醒、早纠正,对加重基层负担的违规违纪行为严肃处理,对基层党员干部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要发现一个整治一个;对具有一定典型性、普遍性的问题,要集中力量开展专项整治和清理。二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督促检查,强化法规制度的刚性和约束力,对典型问题予以公开通报,同时,强化以案促改促治,以反面案例强化警示教育,以先进典型强化示范引领,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老问题逐渐减少、新问题难以蔓延,切实为基层减负松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