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坚持”做好基层治理
发表时间:2024-03-21 16:17:27
来源:酉溪镇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固本木必长,浚源流必远。基层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础和深厚支撑,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是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开辟了新时代“中国之治”的新境界。能否做好基层治理工作,直接关系到社会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
坚持党建引领,保证基层治理方向。党的基层组织是基层治理体系的中心,是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推动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村、社区是基层党建工作的第一线,坚持党建引领,要建好基层党建指挥部,就要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基层治理的全过程、各方面,推动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的深度融合,集众智,聚合力,不断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础治理体系,让基层党组织更好凝聚人心、团结群众,最大限度把群众动员起来、组织起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坚持基层自治,凝聚基层治理合力。基层民主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治理体系中,自治能够最大程度激发内生动力,引导群众参与基层治理。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凝聚基层治理合力。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也是基层民主自治机构,要优中选优,通过民主选举直接产生,配齐配强村委会人员。同时注重发挥社会组织和团队的力量,盘活基层自治力量,厘定村规民约,与民共守。村规民约是基层管理的重要方式和载体,有助于维护公序良俗,增强居民自治意识和自律意识。要根据基层实际情况,修改和完善各种自治条例,为基层治理提供制度支撑。
坚持法治为本,强化基层法治保障。“法者,治之端也。”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直接影响着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也影响着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法治是硬性规制,要坚持全链条发力,依法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推进基层治理,要整合基层法治力量,建立综合性法治服务中心,由群众面对面挑选、对等协商式服务,让群众少跑腿就能享受到“一条龙”的法律服务。同时,完善人民调解组织,建立专业性较强、能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的调解室,完善调解工作联动机制,组织村(社区)志愿调解队伍,可以吸收律师和老干部进行调解,借助律师的专业知识,发挥志愿者团队的群众基础优势,有效化解矛盾纠纷。
(酉溪镇 张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