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在这一新时代新征程中,基层干部应该充分发挥作用,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防止规模性返贫为己任,积极参与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聚焦人民需求,筑牢民生底线。 作为基层干部,我们要深入了解群众需求,及时响应并解决问题。不仅仅发放耕地保护、农机购置等补贴,还要建立健全反馈机制,确保政策的贴合实际。同时,积极寻找更多就业渠道,提供多样化的公益性岗位,创造更多机会,为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实在在解决群众的生计问题。
建设“服务型政府”,提升服务质量。不仅仅是压缩业务办理时限,还要进一步简化业务办理流程,推行“马上办”服务理念,真正让不方便办理业务的群众感受到便捷。同时,要在硬件设施上下功夫,优化便民服务质量,设立专门的儿童娱乐区、为老年人提供便利设施,提高服务的人性化和贴心性。通过“面对面”接访和定期的政务服务评估,不仅解决问题,更要提高群众对政务服务的满意度。
深入推进污水、厕所、农村垃圾“三大革命”,提升乡村文明形象。不仅仅是建设基础设施,更要深化对三大革命的认识,加大宣传力度。通过“一榜两评”工作,及时表彰在乡风文明建设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树立良好的文明风尚。同时,发挥基层组织的力量,深入群众中,引导和推动群众自觉参与到文明建设中,增强整体的文明素养。
积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不仅仅是培育市场主体,还要通过积极引进文旅产业等新兴产业,打造乡村生态旅游景观线路。通过多种形式的农业培训,帮助农民掌握现代农业知识和技能,提高产业发展的自主创新能力。通过与企业合作,吸引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形成多方共赢的发展局面。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保障14亿多人的饭碗更加牢固。不仅仅是发放种粮农民补贴,更要细化产销协作机制,推动农业产业链的升级。通过科技手段,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大面积单产提升。在耕地保护和建设上,要形成科学的管理制度,确保耕地数量、质量、生态的全面保护。通过农村产业多元化,充分发挥不同农村资源的优势,建立健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确保粮食供给的多样性和可持续性。
防止规模性返贫,持续增强脱贫地区的内生发展动力。不仅仅是强化监测帮扶,更要深度挖掘脱贫地区的产业潜力,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通过帮助脱贫地区的企业更好地融入市场,实现良性循环。在就业帮扶上,要注重培训和技能提升,使脱贫人口在就业市场上更有竞争力。通过引入创业扶持政策,激发脱贫地区的内生发展活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
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上,基层干部是推动力的源泉,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坚力量。我们要以更大的担当和更高的责任感,积极引领各项工作深入开展,成为乡村振兴的坚定推动者和积极参与者。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潮流中,书写出属于乡村的壮丽篇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我们坚定而奋斗的力量,创造出一个繁荣兴旺、生机勃勃的美丽乡村。
(花园镇 张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