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
当前位置: 首页 > 地方频道 > 广安
一名回到家乡助力乡村振兴的人大代表
发表时间:2023-12-06 22:37:22 来源:武胜县龙女镇
       广袤的田野,蕴藏着无限的机遇与希望,这里有乡土情怀,也有创业梦想,为青年提供了人生出彩的舞台。许多年轻人在这片热土上耕耘、播种、收获,而江山就是其中一员。作为一名“85”后,他身上有着很多“标签”,致富带头人、新农人、县人大代表......这些“标签”,是荣誉更是责任,是压力更是动力,激励着他拼搏奋进、勇毅前行。
       “那一片故土、那一缕乡愁”是永远的牵挂
       2011年,江山背着行囊,离开家乡,外出打拼,身处异乡,却心系家乡,通过新闻报道、社交媒体、亲朋好友的口耳相传,时刻关注着家乡的新动态、新变化。2016年,江山收拾行囊,返乡创业,反哺家乡,用勤劳的双手、饱满的热情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更加富裕。
       “很多人从农村走出去就不想再回去了,但总是要有人回来的,我就是要回来的人。”他常常把“扶贫之花”黄文秀这句话挂在嘴边。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毅然决然放弃了大城市的工作机会,选择回到家乡,这不仅仅是因为可以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照顾老人,而是可以为家乡的建设发展添砖加瓦、助力赋能,带领一方群众增收致富,这一信念一直支撑着他扎根基层、奉献基层、建设基层。
       “富一方百姓、谋一方发展”是奋斗的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江山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践行“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绿色发展”的生态理念,借势特色资源,用好政策优势,创新探索稻虾综合种养新模式,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学习借鉴其他地方的有效经验和先进做法,在龙女镇芋子溪村、太和村承包土地300余亩发展稻虾综合养殖项目,对闲置土地进行重新规划,重新改造,合理利用,在不改变水田使用性质的情况下,种植水稻和小龙虾规模养殖双管齐下,不仅提高了稻田的利用效率,而且还提高了经济效益。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一方面,江山的稻虾养殖基地带动了就近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有效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在2023年带动发展的养殖户已有30余家,户平均增收近7000余元,帮助10余户脱贫户稳定增收脱贫。太和村村民唐某,老婆患精神病多年,因要照顾生病的妻子,只有在家务农,收入来源单一,家庭经济困难,江山在了解了他的情况后,为其提供就业岗位,以实际行动帮助贫困家庭。另一方面,江山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为清平镇、龙女镇等乡镇想从事稻虾种养的业主提供培训服务,邀请团队人员实地讲授稻虾养殖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术,通过“以老带新”,带动更多业主加入到乡村振兴队伍中来。
       “守一份初心、担一份使命”是不懈的追求
       从返乡“新农人”到县人大代表,这些年来,江山始终怀揣着一颗赤诚之心,扎根基层、勤勉务实、忘我工作,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和理论知识,专业能力和技能水平,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使命,积极投身到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当中去。
       人大代表是一座桥梁,一头连着党和政府,一头连着人民群众。江山始终不渝地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宗旨,立足本职工作,认真履行代表职责,当好致富“带头人”、政策“宣讲员”、纠纷“调解员”、人民“勤务员”,人民群众哪里有需要,他就出现在哪里,奋斗在哪里,千方百计为群众解难,真心诚意为群众办事,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代表的责任与担当。
(龙女镇  符娟)
最新资讯
  • “以前耕地靠天吃饭,收成没个准。现在好了,次田变良田,高标准农田建设真是给咱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武胜县万善镇白玉村村民李大爷站在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难掩内心的喜悦。
  • 为进一步推动河湖长制和河湖管理保护工作走深走实,增强干部职工对河湖长制和河湖管护工作的责任意识、法治意识和参与意识,营造干部职工带头关注河湖、保护河湖的良好氛围。4月7日,白庙镇召开河湖长制“七进”宣传会。
  •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做好清明节文明祭祀及森林防火宣传,提高辖区居民安全防灭火意识。近日,烈面镇安办联合青年志愿者们在烈面镇淳风广场开展了“3.30”森林防火警示日暨清明节森林防灭火主题宣传活动。

友情链接